3、云台寺
云台寺位于黄关镇西北5公里处,建于唐代,规模宏大,建有龛佛四十八座,俗名四十八座脚奄。清朝后期到民国,寺庙一再被废,解放后,仅剩一片废墟,直到2005年开始重建云台寺。云台寺供奉的神像是“寿佛爷”,佛名全真大师,相传农历二月初八是全真禅师的生日。每逢二月初八,远近村民来此赶集,梵香化纸,求神拜佛,形成盛大的庙会。但是由于二月初八正值当地农村春耕春播前夕,近年来,人们不再是烧香拜佛,而是购买农具产品,为备耕作准备,供奉神灵的庙会演因此变成今天灌阳最旺盛的民间节庆——农具节。
6、金山禅院
金山禅院景区位于桂林灵川青狮潭水库大坝以东约1.5华里,景区由龙岩洞和金山禅院两部分组成,总面积250亩,是集浅水娱乐、登山探险、宗教文化于一体的旅游圣地。金山禅院是桂林境内佛教名刹,寒岭覆盖约3万亩原生森林,海拔1200米高山上有数万亩古荒原,那里天高云底,气象万千,一望无际,适合游览高山森林。
7、紫竹林庵
阳朔县紫竹林庵是桂林市阳朔县的佛教胜地,位于金宝乡长乐村龙珠寨,因古时此处紫竹成林,又取观音菩萨在普陀山修行处紫竹林之意而得名。该庵建于清朝光绪二十年(1894年),民国十九年兴建大雄宝殿。相传到该庵参拜观音菩萨祈福许愿,每有灵验,所以每年都有很多各地香客游人慕名而来吃斋念经,烧香拜佛,MaiGoo小编强力推荐来此祈福!
8、明心寺
明心寺位于海洋山西麓,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,建筑面积700平方米。明心寺与灵泽庙始建于宋代末年,是一座两寺合并的寺庙,1994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该寺为木质砖瓦结构,景点包括大雄宝殿、四大天王殿、灵泽殿、僧人客堂等等,为二进型制,有佛像25尊。明心寺每年会举行三次佛事活动,俗称“赶庙会”,香客多达1万多人,平时来此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。
9、腾蛟庵
腾蛟庵为一个建在溶洞里的尼姑庵,是桂林祈福许愿的地方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,据说明初有道士在此结草庐,明万历建庵。兴坪镇人何腾蛟乘船上京应试经过此庵时,突然狂风大作暴雨不止,他便许愿若风停雨住,考中进士便回来弘扬佛法。发愿后,天气突然变好,应试也中了二甲进士,后来官拜湖广巡抚后,还愿重修庙宇,这便是腾蛟庵的来历。
10、白云观
白云观建于尧帝庙旧址上,寺前有旱涝保收的“天赐田”,天赐田相传为尧帝所赐的香火田。天赐泉终年不涸,泉内有龙王碑刻佑护,泉外有百年女贞子树过滤,使泉水甘甜可口,冰爽宜人。驻修道士在此自耕自种,逍遥自在。明靖江王也曾避难于观内,一度成为王府家庙。玉皇楼墙体碑贴中还曾记载过清朝学子寄读该观,并一举高中状元。如今的白云观是桂林著名的祈福圣地。
11、高草禅林寺
高草禅林寺位于西山瑶族乡北1公里,建于清代,曾多次被毁灭,1978年后,原僧侣和各地善念人士筹资重建,恢复传教活动,是全县规模较大的寺院。每逢农历2月19日“观音生日”、6月19日“观音得道”、9月19日“观音坐莲台”,成千上万信众到寺祈福、朝贺,也有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游览,宗教气氛加强了信徒的虔诚,也增加了游客的游兴。
12、庆林观
桂林庆林观座落在现今七星公园普陀山上,相传庆林观三字为唐太宗李世民亲笔题书,以赞扬桂州所贡瑞石出产之地。傍山有普陀楼,楼分两层,登楼可远眺桂林山城,楼后有观音洞,旧时为供奉观音的地方。右下为普陀楼,地面有一泉眼,宽不到一尺,泉水清澈如镜,名为“永泉”。泉前为普陀岩,岩象拱篷,若遇雨天,山水沿崖壁倾泻而下,像瀑布,又像窗帘,封住了普陀岩口,岩左壁刻有篆书“碧虚岩”三字。